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园区简介
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3日,占地1550亩,距通辽市主城区40公里。根据通辽市委市政府长远的规划,在自治区政府和农牧业厅的大力支持下,肉牛种业建设项目于2015年6月全面开工,2016年年末种业园区建设完成,总投资达1.69亿元。该项目是通辽市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,容包括种公牛站、核心育种场、综合实验楼三个功能区,总设计规模为基础母牛存栏400头、种公牛存栏200头、养殖总量1000头、年供种能力150头、年产冷冻精液300万剂。

园区内的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分别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8月投入运营。核心育种场主要生产后备种公牛和种牛胚胎,目前存栏390头,包括核心基础母牛105头、受体母牛180头以及不同月龄的后备牛104头,品种有西门塔尔牛、科尔沁牛以及部分安格斯牛,年生产能力为优质后备种公牛80头、优质胚胎800枚;种公牛站主要生产和销售冷冻精液,目前存栏种公牛140头,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,兼有少量夏洛莱、和牛、安格斯和利木赞牛,年生产冷冻精液220万剂。
在繁殖技术方面,主要利用人工授精、胚胎移植、活体采卵(OPU)和体外受精(IVF)等现代繁殖技术培育肉用种牛,已形成冷冻精液、种牛、胚胎等多元化产品经营模式,并不断使“科尔沁牛”逐渐成熟、稳定和规模化,向完全自主化方向发展。
种业公司于2016年1月30日开始胚胎移植,2017年10月末移植后代牛陆续出生。三年来,先后培育了西门塔尔、和牛以及安格斯等几个品种。截止2018年年末,累计培育了160头纯种后备牛,累计销售后备种公牛40余头。不断的生产实践,胚胎移植技术更加成熟,最后几批次移植成功率均达到53%以上,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。
2017年3月份开始用进口澳洲母牛作为卵子供体进行OPU体外胚胎生产并进行部分移植,至2017年年末共生产胚胎106枚,初步具备批量生产条件。第一批7头“试管牛”于2017年年底出生。
2018年6月20日,与吉林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合作正式展开,完成3头优秀种公牛体细胞采样,后期孕育工作仍由种业公司承担。
2018年7月份,在全国肉用西门塔尔育种联合会成立大会上,种业公司被选为联合会首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。
2018年8月份,在乌拉盖“首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”上,种业公司选送13头后备种公牛参加,共获得7各单项奖,其中17067号种公牛以22万元高价成为“标王”。
2018年11月份,公司申报的“疫病净化创建场”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复并发牌。
2018年11月份,公司申报的“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”中国农业农村部批复并发牌。
2018年11月份,公司以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为依托申报的“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正式批复。
2019年2月,2019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肉牛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,正式复批。
2019年6月,胚胎生产公司正式成立,主要从事胚胎生产及相关技术推广。
2019年8月8日,在乌拉盖“第二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”上,种业公司选送11头后备种公牛参加,获得“金牛奖”与“银牛奖”两项大奖。


种业公司坚持联合育种,不仅和中国农业大学、内蒙古民族大学、吉林大学动物科学院等高等院校保持校企合作关系,还与北京安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、廊坊开发区盛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长期开展技术合作。
2018年,通辽市被命名为“中国草原肉牛之都”,成为全国肉牛生产产业化的领跑者。种业公司将在随后的肉牛产业发展大潮中充分展现自己,贡献应有的力量。坚持“全国一流、世界先进”的发展目标,全力打造集科研、生产、推广、示范等多功能于一身的肉牛育种平台,立足地方,服务全国。
